近日,我院谭宁华/汪哲团队在理学学科顶尖期刊ACS Central Science(IF: 13.1)和药学学科顶尖期刊Drug Discovery Today(IF: 6.5)上相继发表活性天然产物及药物靶标发现与成药性研究等相关研究成果。
三阴性乳腺癌(TNBC)恶性程度高,缺乏有效靶向治疗,化疗疗效有限且易耐药,亟需新机制药物。本研究基于生物功能导向分离与分子网络可视化策略,从中药紫菀内生真菌中获得24个系列RALs类化合物,发现Pochonin D(PoD)为天然铜离子载体,能通过共价结合PRDX1的Cys173位点,抑制其酶活,促进胞内铜离子累积和ROS生成,诱导铜死亡以发挥抗TNBC活性。该研究首次发现PRDX1为铜死亡关键靶点,揭示其调控铜代谢与氧化应激的新机制,为TNBC提供靶向铜死亡的新型治疗策略,推动相关药物研发。相关工作以“Discovery of natural resorcylic acid lactones as novel potent copper ionophores covalently targeting PRDX1 to induce cuproptosis for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herapy”为题发表在ACS Central Science上。博士后冯力、吴体智与2022级硕士研究生郭心蕊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谭宁华教授、汪哲副教授、卞金磊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中国药科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
ACS Central Science研究结果示意图
近年来,该团队聚焦于含环肽中药及其微生物资源中活性天然产物的发现与靶标机制研究,系统开展了“发现新颖活性天然产物-探究靶标作用机制-开发新靶标药物候选分子”的相关工作,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团队首次发现dCTP焦磷酸酶1(DCTPP1)通过调控能量代谢发挥抗肿瘤作用,并提出其可作为免疫抗癌新靶标(Angew. Chem. Int. Edit. 2024)。基于以上研究基础,团队受邀综述DCTPP1研究进展,包括其结构特征、生物功能及小分于抑制剂,同时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靶标成药性,提出其作为小分子干预靶标的应用前景,为后续相关药物研发提供参考。相关工作以“DCTPP1: a promising target in cancer therapy and prognosis through nucleotide metabolism”为题发表在Drug Discovery Today上。我院博士研究生刘少煊为第一作者,汪哲副教授和冯力博士后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药科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
DCTPP1功能及其抑制剂作用
上述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32470426,No.32070387,No.32070356)和青年项目(No.32300338)、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2023ZB126)以及多靶标天然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NMZZ2024JS10)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entsci.4c02188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drudis.2025.104348
CopyRight CPU williamhill [ 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williamhill官网 - 中文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williamhill官网